早期的研究顯示,新的記憶是被存儲(chu) 在大腦中一塊被稱為(wei) “海馬”的區域(hippocampus),目前普遍認同海馬區的重要作用是將經曆的事件形成新的記憶(情景記憶或自傳(chuan) 性記憶)。這些信息經過加工成為(wei) 大腦的存儲(chu) 記憶。不過在人清醒的狀態下,這種新形成的記憶往往比較“脆弱”。例如一個(ge) 人在剛記憶完一段文字後不久,讓他再去記憶第二段文字,這可能會(hui) 讓他難以對段文字有一個(ge) 深刻的記憶。
德國呂貝克大學(UniversityofLubeck)的比約恩-拉什(BjornRasch)博士和三位同事認為(wei) 同樣的記憶過程在睡眠時也在發生著,於(yu) 是他們(men) 設計了一項實驗來證明這個(ge) 想法。24名誌願者被要求記憶一組15張的卡片,卡片上是一些動物和日常物品的圖片。
研究人員在誌願者記憶卡片的期間會(hui) 對他們(men) 釋放一些不太好聞的氣味。40分鍾之後,有一半的誌願者被要求開始記憶另外一組稍有不同的卡片,在這組誌願者開始學習(xi) 第二組卡片的同時,他們(men) 仍然會(hui) 聞到相同的難聞氣味,這旨在讓他們(men) 能對組記憶有所回憶。而另外12名誌願者在保持聞到難聞氣味的環境下,短時間“打盹”後再開始新一組卡片的記憶。終所有的誌願者都被測試對組卡片進行回憶,結果表明,經過睡眠的誌願者組85%的記憶率要明顯高於(yu) 另一組60%的記憶率。
對此,項目負責人蘇珊-迪克曼(SusanneDiekelmann)博士表示,在清醒和睡眠兩(liang) 種狀態下,記憶的效果有著明顯的不同。基於(yu) 腦成像數據顯示,在睡眠的初幾分鍾,事件就已經開始由“海馬區”向大腦的新皮層進行轉移。隻需要40分鍾的睡眠,一些記憶就已經“下載和存儲(chu) ”到大腦中,而不容易被新接收的記憶信息所擾亂(luan) 。
據科學網(kexue.com)了解,目前該項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新一期的《自然—神經科學》(NatureNeuroscience)期刊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