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icle
健康科普
健康科普

寒潮來襲,血壓難以控製不用怕

發布時間:2024-12-26   查看次數:1925次



冬至過後,雖然白晝的時間開始逐漸增加,但我國很多地區會(hui) 進入最寒冷的階段,即數九寒天。此時正是高血壓患者最危險的季節,氣溫下降會(hui) 增加交感神經興(xing) 奮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波動較大,再加上這個(ge) 時候人的活動量減少,出汗少,血容量偏高,使得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更難以控製,容易並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,如腦出血、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力衰等,降低我們(men) 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。

寒冷對血壓有哪些不利影響?


血管收縮:寒冷的天氣會(hui) 導致血管收縮,以減少熱量的散失。血管管徑變小會(hui) 使血液流動的阻力增加,從(cong) 而導致血壓升高。

激素水平變化:降溫時,人體(ti) 的交感神經興(xing) 奮性增強,會(hui) 促使體(ti) 內(nei) 分泌一些激素,如腎上腺素、去甲腎上腺素等。這些激素會(hui) 使心跳加快、心肌收縮力增強,同時也會(hui) 使血管收縮,進而導致血壓上升。

血液黏稠度增加:氣溫下降時,血液黏稠度會(hui) 上升。血液變得黏稠後,流動速度會(hui) 減慢,心髒需要更大的壓力來推動血液流動,從(cong) 而導致血壓升高。

冬季,人體(ti) 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mmHg,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mmHg。氣溫每下降1℃,收縮壓上升1.3mmHg,舒張壓上升0.6mmHg。另外,在冬季血壓波動明顯大於(yu) 夏季。



小妙招教你平穩過嚴(yan) 冬


健康人血壓升高一般不會(hui) 直接造成嚴(yan) 重後果。但高血壓患者並發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較高,或已經合並心腦血管疾病複發的風險增加。所以寒冷季節時要將血壓控製平穩,並控製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,以盡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的風險。

1.注意保暖,避免忽冷忽熱

根據溫度增減衣物,薄厚適宜,以輕便羽絨或棉服為(wei) 主。合理調節室內(nei) 溫度,注意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(nei) 空氣流通。冬季外出時要特別注意頭部、頸部、足部的保暖,降溫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。早上起床時盡量在被褥中舒展四肢,然後再緩慢下床。刷牙建議使用溫水,減少冷水刺激。半夜起床上廁所,穿好衣物,注意保暖。

2.規律監測血壓,及時調整藥物

高血壓患者養(yang) 成每天自己測血壓的習(xi) 慣,測量前應休息5-10分鍾,保持放鬆狀態。選擇舒適的座位,將手臂放在桌麵上,與(yu) 心髒保持同一水平。按照血壓計的使用說明正確佩戴袖帶,確保袖帶的位置和捆綁鬆緊度合適。測量時,應保持安靜,不要說話或移動手臂。

建議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測量血壓,如早晨起床後、下午或晚上,每次量完血壓記錄在本子上,這樣你的醫生可以根據這個(ge) 血壓日記來分析你的血壓控製情況;特別是氣溫驟降時就能發現血壓異常,及時調整藥物。

3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

規律運動:可適當進行體(ti) 育鍛煉,但不宜做劇烈的運動,天氣好陽光充足情況下,可選擇平坦安全的場所,推薦散步、太極拳、健身操等。氣溫驟寒時減少戶外活動。

合理飲食:低溫時,人們(men) 會(hui) 選擇大量進食來補充熱量,但對於(yu) 高血壓患者來說,膳食的控製尤為(wei) 重要,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有利於(yu) 穩定血壓。

避免過度的精神壓力:精神緊張和睡眠不佳會(hui) 通過神經係統升高血壓,因此工作及生活中,要試著減輕精神壓力,緩解焦慮,並保證良好、充足的睡眠,這樣有利於(yu) 保持血壓平穩。

隻要多加注意,高血壓患者也能不懼嚴(yan) 寒,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很好控製血壓,一定要及時就醫,合理調整降壓藥物。


一審:路   超

二審:賈海蓮

三審:齊德軍(jun)

撰稿:心病一科 路超

編輯:張藝嫻

審核:管遮嵩

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