闌尾炎是指發生在闌尾的炎症反應,其體(ti) 表投影在臍與(yu) 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約1/3交界處,稱為(wei) 麥氏點,是闌尾切口的標記點。常表現為(wei) 該脊神經所分布的臍周牽涉痛,屬內(nei) 髒痛。
急性闌尾炎可在各個(ge) 年齡段發病,多發於(yu) 20-30歲的青年,男性發病率高於(yu) 女性。若能及時、正確處理療效好,若延誤診治,引起壞疽、穿孔,導致彌漫性腹膜炎,將危及生命。
病因
1、闌尾管腔梗阻 是闌尾炎最常見的病因。闌尾管腔細,開口狹小,係膜短,使闌尾卷曲,造成闌尾管腔易於(yu) 阻塞。導致阻塞的原因包括:
(1)淋巴濾泡明顯增生:約占60%,多見於(yu) 年輕人;
(2)腸石阻塞:約占35% ;
(3)異物、食物殘渣、炎性狹窄、蛔蟲、腫瘤等情況較少見。
2、細菌入侵 闌尾管腔阻塞後,細菌繁殖並分泌內(nei) 毒素和外毒素,損傷(shang) 粘膜上皮,形成潰瘍,細菌經潰瘍麵進入闌尾肌層。闌尾壁間質壓力增高,影響動脈血流,造成闌尾缺血,甚至梗阻和壞疽。致病菌多為(wei) 腸道內(nei) 的各種革蘭(lan) 式陰性杆菌和厭氧菌。
臨(lin) 床表現
1、腹痛 :典型表現為(wei) 轉移性右下腹痛疼痛發作多始於(yu) 上腹部,逐漸移向臍周,位置不固定,6-8小時後疼痛轉移並局限於(yu) 右下腹。
2、 胃腸道症狀: 早期可出現輕度厭食、惡心或嘔吐,嘔吐多為(wei) 反射性,程度較輕。晚期並發彌漫性腹膜炎時,可致麻痹性腸梗阻而出現持續性嘔吐、腹脹和排氣排便減少。部分病人可發生腹瀉,如盆位闌尾時,炎症刺激直腸和膀胱,引起排便次數增多、裏急後重等症狀。
3、全身表現:早期有乏力。炎症重時出現全身中毒症狀,可表現心率增快,體(ti) 溫升高達38攝氏度左右。闌尾穿孔形成腹膜炎者,可出現寒顫、體(ti) 溫達39-40攝氏度、反應遲鈍或煩躁不安。若發生門靜脈炎則可出現寒顫、高熱及輕度黃疸。
處理原則
(一)手術治療:除早期單純性闌尾炎或有手術禁忌症外,均應早期手術。
(二)非手術治療:主要措施為(wei) 使用抗生素和補液治療等。
術前指導
1、飲食:入院後即禁食禁飲;
2、臥位:半臥位或臥位;
3、病情觀察:測量體(ti) 溫、脈搏、呼吸和血壓,觀察腹部體(ti) 征的變化;
4、完善相關(guan) 檢查:①抽血:了解全身健康狀況②心電圖:了解全身健康狀況③胸片:檢查肺部④腹部平片:診斷性檢查⑤B超:診斷性檢查或鑒別診斷,女性病人需排除婦科疾病,做婦科B超前需憋尿;
5、用藥指導:遵醫囑應用抗生素和解痙藥,妊娠闌尾炎的病人用藥需謹慎,以避免傷(shang) 害胎兒(er)
6、心理護理:向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,給予安慰,以減輕病人憂慮。講解手術的方式和方法、手術前後的配合要求,使病人以輕鬆的心情接受治療;
7、術前準備:遵醫囑備皮。
術後體(ti) 位與(yu) 活動
1、手術後全麻完全清醒前去枕平臥,頭偏向一側(ce) 休息;(避免嘔吐引起窒息)
2、麻醉完全清醒後取舒適的半臥位,並屈膝;(減輕疼痛、利於(yu) 切口愈合及引流管的引流,並有利於(yu) 炎症的局限)
3、手術後6小時開始床上坐起,每小時深呼吸1次,鼓勵腹式呼吸;(增加肺活量)
4、臥床期間每二小時翻身一次;(促進腸蠕動,早日恢複肛門排氣,防止腸粘連)
5、術後12小時在床上進行下肢的屈、伸、抬動作;(促進腸蠕動恢複,防止腸粘連,減少腹脹及便秘)
6、術後24小時下床鍛煉,活動順序為(wei) 床邊坐起、站立、扶床行走、室內(nei) 行走;(促進腸蠕動恢複,防止腸粘連,減少腹脹及便秘)
引流管護理
① 起床翻身時防止引流管脫落、扭曲、折疊;
② 下床活動時引流管不能高於(yu) 引流管口,以防引流液逆流。
飲食注意事項
① 闌尾炎急性發作時應禁食,症狀緩解後可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,如稀飯、麵條、餛飩等。
② 飲食避免暴飲暴食,過飽容易使腸道壓力過大。
③ 術後肛門排氣後,無腹脹腹痛,可遵醫囑少量多餐進食流質飲食,如米湯、果汁、菜湯等
用藥注意事項
① 抗生素:術後遵醫囑使用抗生素,期間如有惡心、皮膚瘙癢、皮疹、胸悶等不適時及時告知醫務人員。
② 禁食期間需要補液治療,以維持生命所需能量及各種營養(yang) 素。
出院後注意事項
① 保持傷(shang) 口敷料清潔,洗澡時勿打濕傷(shang) 口,隔3天換藥1次,如有滲血及時更換敷料。體(ti) 溫高於(yu) 38度,及時就診。
② 飲食規律,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,避免暴飲暴食。餐後不作劇烈運動,尤其跳躍、奔跑等。
③ 及時治療胃腸道炎症或其他疾病,預防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。
④ 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激動、緊張、刺激等情緒波動。
⑤ 避免增加腸內(nei) 壓力,禁服瀉藥及灌腸。
⑥ 自我監測,發生腹痛或不適時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