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狀腺疾病常見有甲狀腺瘤、甲亢、甲狀腺癌、橋本氏甲狀腺炎等,女性多於(yu) 男性。
臨(lin) 床特點:甲狀腺腫大,以甲狀腺觸及質硬而高低不平、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的腫塊為(wei) 體(ti) 征;腫瘤壓迫症狀:聲嘶、呼吸或吞咽困難、單側(ce) 聲帶麻痹為(wei) 主的特征表現。
治療:手術切除腺瘤組織,以免腺瘤引起甲亢和惡變。
甲亢是由於(yu) 各種原因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而出現以全身代謝為(wei) 特征的內(nei) 分泌疾病。
臨(lin) 床特點:甲狀腺腫大,性情急躁、易激動、失眠、手顫、怕熱多汗,食欲亢進, 體(ti) 重減輕,心悸乏力,眼球突出,內(nei) 分泌功能紊亂(luan) 等。
治療:切除大部分甲狀腺組織,保證甲狀腺正常功能,盡可能不影響病人的外觀。
術前護理
1、充分休息,保持心態平靜,避免情緒激動, 對治療充滿信心。
2、突眼的護理臥位時頭部墊高,以減輕眼部的腫脹。眼瞼不能閉合者睡眠時可用抗生素眼膏以避免幹燥,預防感染。
3、藥物準備 必要時遵照醫囑用藥。
4、飲食 給予高蛋白、高熱量、高碳水化合物及高維生素飲食,並補充足夠的水分,禁用濃茶、咖啡、辛辣等刺激性飲料,戒煙、酒。
5、測定基礎代謝率 了解甲狀腺的功能。
6、體(ti) 位訓練:取長約50cm、寬約25cm,高於(yu) 8cm的扁枕頭。
第1天,將枕頭對折,進行2~3次,5~30分鍾/次,每次間隔為(wei) 1小時;
第2~3天,將枕頭三折,每天進行3~4次,15~45分鍾/次,每次間隔45分鍾;
第4天至術前一天,將枕頭四折,每天進行4~5次,30~60分鍾/次,每次間隔30分鍾。
術後護理
體(ti) 位:全身麻醉未清醒前,取去枕平臥位,頭偏向一側(ce) 以防誤吸。全身麻醉清醒或血壓平穩後,取半臥位或高坡臥位(床頭抬高30-45°) ,以利於(yu) 傷(shang) 口引流,減輕頸部張力,改善呼吸。術後48小時內(nei) 避免過頻的頸部活動或談話, 以免誘發切口內(nei) 出血。
活動:術後早期下床活動,改善呼吸循環功能,有效排痰,增強胃腸蠕動,促進食欲,增強體(ti) 質。注意保護好引流管道,防止意外脫管,保持引流通暢。術後應避免劇烈咳嗽,說話過多等,以免引起傷(shang) 口出血,影響傷(shang) 口愈合。如痰液不易咳出,請告知醫護人員,以便指導您有效咳嗽的方法並給予促進排痰的藥物治療等。
飲食:術後6小時麻醉完全清醒後,護士會(hui) 為(wei) 您進行窪田飲水試驗,並根據試驗結果指導您開始進食水。如無嗆咳、誤咽等不適,可逐步進食便於(yu) 吞咽的微溫流質飲食,以免食物過熱引起手術部位血管擴張,加重傷(shang) 口滲血。再逐步過渡到半流質和軟食。吞咽時可能會(hui) 感覺疼痛不適,但應鼓勵少食多餐,加強營養(yang) ,促進康複。
病情自我觀察:如出現以下情況,請及時告知醫護人員:引流量迅速增加、頸部迅速增粗、腫脹,說明可能存在切口出血;呼吸困難和窒息,是最危急的並發症,多發生於(yu) 術後48小時內(nei) ;聲音嘶啞或失音,說明可能存在喉返神經損傷(shang) :音調降低,飲水時容易發生誤吸、嗆咳,說明可能存在喉上神經損傷(shang) :麵部、唇部或手足部麻木,甚至抽搐,說明可能存在甲狀旁腺損傷(shang) ;高熱、煩躁、嘔吐、腹瀉、脈快等,說明可能出現甲亢危象。
出院指導
手術切口:手術切口大多采用美容縫合,一般於(yu) 術後5-7天拆線或無需拆線,術後10天後可用清水衝(chong) 涼,但忌用肥皂和毛巾擦洗,半月內(nei) 盡量避免仰頭動作,以免傷(shang) 口裂開。如發生切口紅腫、出現分泌物、裂開等症狀,應及時與(yu) 醫生聯係。部分患者手術區域出現腫脹硬結,一般在4-8周可自行緩解。
飲食:應注意均衡營養(yang) 和清淡飲食。避免食用高碘食物,如海帶、紫菜、海魚等,忌煙、酒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,如木耳、山藥和新鮮水果等。
頸部鍛煉:術後一周內(nei) 改變體(ti) 位時,應保持頸、軀幹同時轉動,床上坐起或彎曲移動頸部時將手放在頭後支撐頭部重量,術後2周進行頸部鍛煉,動作幅度由小及大,鍛煉時間逐漸延長。
術後服藥:術後遵醫囑服用優(you) 甲樂(le) (左甲狀腺素鈉片),優(you) 甲樂(le) 應在每天晨起空腹時吃
定期複查:複查項目主要是血常規、甲功、甲狀腺超聲,按醫囑定期監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