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PICC什麽(me) 是PICC?
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
(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,PICC):經貴要靜脈、肘正中靜脈、頭靜脈、肱靜脈、頸外靜脈(新生兒(er) 可通過大隱靜脈、顳靜脈、耳後靜脈等)置入,尖端位於(yu) 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的導管。利用PICC可以將藥物直接輸注在血流速度快、血流量大的中心靜脈。
攜帶三向瓣膜式 PICC 居家護理
1.可以沐浴,但盡量避免盆浴、泡澡。淋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兩(liang) 至三圈,並用膠布貼緊,防止淋浴時貼膜下進水。
2.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,如做家務、洗澡、慢跑等,但避免使用該側(ce) 手臂進行劇烈活動,如提重物、引體(ti) 向上等,並避免遊泳等會(hui) 浸泡到無菌區域的活動。
3.治療間歇期每7天對PICC導管進行衝(chong) 管、換貼膜、換接頭等維護,注意不要遺忘。
4.如出院後若不能回置管醫院進行維護、治療,請於(yu) 當地的正規醫院內(nei) 指定專(zhuan) 業(ye) 護士為(wei) 您維護、治療。
局部護理:
1.保持局部清潔幹燥,不要擅自撕下貼膜,貼膜卷曲、鬆動,貼膜下有汗液時,及時請護士遵照標準程序更換。
2.注意觀察置管處有無發紅、疼痛、腫脹,有無滲出,如有異常應及時聯係醫生或護士。3.家長應囑咐兒(er) 童患者不要玩弄導管的體(ti) 外
部分,以免損傷(shang) 導管或將導管拉出體(ti) 外。
攜帶PICC可以從(cong) 事的活動一般日常活動均可進行。
注意:攜帶PICC導管可以進行手指、腕關(guan) 節、輕微的肘、肩關(guan) 節運動等一係列的輕體(ti) 力活動,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及重體(ti) 力活動。
攜帶PICC禁止的活動
1.嚴(yan) 禁遊泳、打球、拖地、抱小孩、拄拐杖,或者用置管側(ce) 手臂支撐著起床。
2.禁止盆浴、泡浴。
3.嚴(yan) 禁提舉(ju) 5公斤以上重物。
4.衣服袖口不宜過緊。
5.嚴(yan) 禁在置管手臂進行血壓
PICC導管部分脫出之後對策?
如果PICC導管部分脫出,請立即報告醫生護士,觀察導管脫出的長度,用無菌注射器抽回血,報告醫生,遵醫囑用肝素鈉液活尿激酶通管,如果通管不暢則拔管。
如有回血,用生理鹽水衝(chong) 管保持通暢,重新固定,嚴(yan) 禁將脫出的導管回送。
脫出程度判斷:
1.輕度脫管指導管尖端位於(yu) 上腔靜脈內(nei) ,脫出長度<5cm;
2.中度脫管是指導管尖端在鎖骨下靜脈,脫出長度為(wei) 5~10cm;
3.重度脫管是指導管尖端位於(yu) 外周靜脈內(nei) ,脫出長度為(wei) 10~20cm。
健康指導
1.告知患者每周攜帶導管維護手冊(ce) ,到醫院行導管維護。
2.保持穿刺肢體(ti) 清潔和幹燥,防止汙染,避免負重、劇烈活動和長時間下垂。
3.禁止在穿刺側(ce) 肢體(ti) 測量血壓。
4.檢查貼膜有無鬆脫的現象。
5.觀察穿刺處及周圍皮膚有無紅、腫、熱、痛,以及滲血、滲液等情況。
6.如出現以下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:
(1)穿刺肢體(ti) 和皮膚: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、活動受限。
(2)穿刺處:有滲液、滲血、分泌物、化膿等。
(3)貼膜:鬆脫、潮濕、汙染等。
導管:漏液、脫出、有血液回流到管道、折疊或折斷等。
(二)CVC什麽(me) 是CVC?
中心靜脈導管(centralvenouscatheter,CVC):經鎖骨下靜脈、頸內(nei) 靜脈、股靜脈置入,尖端位於(yu) 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的導管。
CVC的日常維護
1.每天評估導管使用情況,保持導管通暢,觀察輸液速度,避免管路打折及脫落。
2.使用CVC輸液過程中應及時更換液體(ti) 或封管,嚴(yan) 禁液體(ti) 流空。
3.在治療期按規範進行衝(chong) 、封導管、更換貼膜、更換輸液接頭等維護。
4.CVC不建議長期留置。若導管在緊急情況下置入,建議盡快拔除。
CVC脫出後處理流程
健康指導
1.穿開襟寬鬆衣服,避免著緊身或高領衣服。
2.翻身移動時,注意保護管道,以防導管滑拖。
3.保持置管處皮膚的清潔、幹燥。
4.如發現貼敷潮濕、鬆動、卷邊、脫落等,立即通知醫護人員。
5.出現穿刺點疼痛、腫脹、瘙癢等不適時,勿自行處理,及時通知醫護人員。
(三)PORT
什麽(me) 是輸液港(PORT)?
輸液港(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):完全置入人體(ti) 內(nei) 的閉合輸液裝置,包括尖端位於(yu) 上腔靜脈的導管部分及埋植於(yu) 皮下的注射座。
攜帶PORT 注意事項
健康指導
1.保持局部皮膚清潔、幹燥,觀察輸液港周圍皮膚有無發紅、腫脹、灼熱感、疼痛等反應。
2.不影響從(cong) 事一般性日常工作,家務勞動,輕鬆運動。
3.避免使用同側(ce) 手臂提過重的物品、過度活動等。不用同側(ce) 手臂做引體(ti) 向上、托舉(ju) 啞鈴、打球、遊泳等活動度較大的體(ti) 育鍛煉。
4.避免重力撞擊輸液港部位。
5.治療間歇期每四周對輸液港進行衝(chong) 管、封管等維護一次,建議回醫院維護。
6.如肩部、頸部出現疼痛及同側(ce) 上肢浮腫或疼痛等症狀,應及時回醫院檢查。
7.嚴(yan) 禁高壓注射造影劑,防止導管破裂。
護理部
2023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