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麽(me) 是深靜脈血栓?
深靜脈血栓(DVT)是指血液在深靜脈管腔內(nei) 不正常的凝結,部分或完全堵塞靜脈腔,致使靜脈回流障礙,多發生於(yu) 下肢,表現為(wei) 一側(ce) 肢體(ti) 突然腫脹、疼痛等臨(lin) 床症狀;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(PE),兩(liang) 者合稱為(wei) 靜脈血栓栓塞症(VTE)。
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有三種
血液瘀滯:製動或因病臥床,會(hui) 導致2/3以上有患者出現腿部血栓。
血管壁損傷(shang) :外傷(shang) 或手術,尤其是髖關(guan) 節或膝關(guan) 節手術、盆腔手術、肢體(ti) 手術,心髒瓣膜疾病或置換,留置導管等。
血液高凝狀態:高齡、懷孕及圍產(chan) 期、激素治療、易栓症、惡性腫瘤等。
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害肺栓塞(PE)
約80%的深靜脈血栓病例無臨(lin) 床症狀,深脈血栓在急性階段不能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和處理,部分血栓脫落,造成肺栓塞,患者出現呼吸困難、胸悶、胸痛、心慌、煩躁不安及瀕死感等症狀,嚴(yan) 重者導致死亡。
血栓後綜合征(PTS)
DVT後,由於(yu) 靜脈阻塞和深靜脈瓣膜功能受損,導致長期的靜脈高壓和肢體(ti) 靜脈回流障礙所引起的腫脹、疼痛、皮膚色素沉著,甚至皮膚難愈性潰瘍等一係列綜合征。形成血栓後綜合征,嚴(yan) 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深靜脈血栓常見的臨(lin) 床症狀
•患肢腫脹、增粗
•患肢疼痛
•皮膚溫度升高
皮膚顏色發紅
基礎預防
•養(yang) 成良好生活習(xi) 慣:多飲水、戒煙、健康飲食
•術後抬高患肢20~30cm,鼓勵盡早下床活動
•要做好肢體(ti) 保暖、做踝泵運動
要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腹內(nei) 壓增高,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
物理預防
物理預防是指利用機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,避免血液滯留,以降低術後下肢深
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的發生率。
對出血或有大出血高風險及一旦出血後果特別嚴(yan) 重的VTE高危患者可給予物理預防,如抗血栓壓力襪、間歇式壓力係統等。
藥物預防
•對於(yu) 無出血風險或凝血功能正常者可根據患者VTE風險分級進行藥物預防。
•服藥期間不可隨意自行減量或停服,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•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患者全身皮膚、黏膜有無滲血,是否伴有牙齦出血、消化道出血及血尿、
月經增多、眼底出血、顱內(nei) 出血等。
若有出血症狀的發生,應暫停服抗凝藥物,及時就診。
得了深靜脈血栓怎麽(me) 辦?
一般治療:臥床休息,抬高患肢,床上活動時避免動作幅度過大;禁止熱敷;禁止按摩患肢;保持大便通暢。
藥物治療:遵醫囑進行抗凝溶栓治療。
介入治療:根據時機和指征進行介入治療。
護理部
2023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