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學認為(wei) ,本病病機在脾(胃)和肝,因肝氣鬱結、脾(胃)氣上逆而致。
一、病因與(yu) 發病機製:
食管抗反流防禦機製減弱(食管下括約肌LED)
反流物對食管黏膜的攻擊作用(胃酸、胃蛋白酶)
二、常見原因:①飲食過飽難以消化,使胃氣失和鬱熱內(nei) 生而吞酸噯氣。②寒邪犯胃或過食生冷,胃陽被遏,寒滯失運則嘔酸吐水。③嗜食煎炸炙煿及辛熱食物使胃陰陰虧(kui) ,嘈雜不已。④情誌不暢,肝失調達、犯胃化火而嘈雜吞酸。⑤憂思傷(shang) 脾,脾(胃)傷(shang) 則氣結,運化失司則嘈雜不舒,泛吐清涎酸水
三、 症狀體(ti) 征
1、 典型症狀:燒心和反流,常在餐後1小時出現
2、非典型症狀:胸痛、吞咽困難
四、實驗室檢查
1、胃鏡檢查: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最準確的方法
2、24h食管pH監測:是診斷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檢查方法
五、治療要點:
1、去除誘因:避免應用降低L E S壓的藥物/食物以及引起胃排空延遲的藥物避免飯後劇烈運動,避免睡前2h進食減少一切引起腹內(nei) 壓增高的因素
2、藥物治療:①促胃動力藥: 多潘立酮、莫沙必利②H2受體(ti) 拮抗藥(H2RA)西米替丁、雷尼替丁③質子泵抑製劑(PPI)奧美拉唑、蘭(lan) 索拉唑④抗酸藥 氫氧化鋁、鋁碳酸鎂
六、健康教育
1、飲食預防應做到以下幾方麵:①避免飲用含碳酸飲料;②避免飽食,可少食多餐;③限製酸性或辛辣食物,如巧克力、薄荷、咖啡、洋蔥、大蒜、蕃茄類食品的攝入;④減少脂肪攝入,避免高脂食物;⑤少吸煙,避免飲濃茶、飲酒;⑥睡前3小時內(nei) 勿進食;⑦改善膳食結構,杜絕不良習(xi) 慣。⑧進食後3小時內(nei) 避免臥位;⑨床頭抬高15-20厘米。
2、精神、心理調整的預防①建立和諧的人際關(guan) 係,消除心理壓力,營造寬鬆的精神環境②培養(yang) 興(xing) 趣愛好,學會(hui) 自我娛樂(le) ,維護心理健康。
七、食療方
1、枇杷葉陳皮茶:材料:鮮枇杷葉3片,洗淨去毛,陳皮6克,泡茶飲用。
功效:枇杷葉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;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,且能促進胃腸排空。此茶有助於(yu) 緩解患者泛酸、反食、噯氣、痞脹等不適。
2、健胃消食牛肚湯 材料:牛肚250g,生麥芽50g,黨(dang) 參25g,懷山藥30g,茯苓15g,大茴5g,陳皮5g,生薑3片。
做法:將牛肚浸透洗淨,切片;各藥洗淨,與(yu) 牛肚片同放鍋中,加清水適量,用武火煮沸後,改用文火煲3小時,加味精、鹽等調味後,即可食用。
功效:本膳有健脾、和胃、消食的作用,可用於(yu) 輔助治療脾虛食滯、食少難消、脘腹脹滿、反胃、呃逆、吐酸、納差、倦怠乏力、大便溏薄等病症。
3、白蘿卜豆腐蒲公英湯
材料:白蘿卜1根,石膏豆腐1塊,蒲公英20克,瘦肉200克(2人份)。
做法:蘿卜去皮切塊,豆腐切塊,瘦肉洗淨切片;砂鍋加水,放入上述食材,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,放入鹽和香油出鍋即可。
功效:清熱瀉火,和胃降逆。
適合人群:胃熱熾盛之人。可用於(yu) 治療胃熱所導致的燒心反流、口幹口臭、渴喜冷飲、大便秘結、小便黃赤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