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二)輸血患者的健康教育
一、血液知識小科普:
血液由細胞成分與(yu) 非細胞成分組成,細胞成分有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等,非細胞成分稱為(wei) 血漿。將供者血液不同成分應用科學方法分開,依據病人病情的實際需要,分別輸入有關(guan) 的血液成分,稱之為(wei) 成分輸血。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、副作用小、節約血液資源以及便於(yu) 保存和運輸等優(you) 點。
二、成分輸血特點:
1、 紅細胞特點:人類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,具有合成蛋白質、脂質的能力.在體(ti) 內(nei) 可生存120d左右。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從(cong) 肺把氧帶到組織並把組織中的二氧化碳帶到肺排出。紅細胞懸液俗稱少漿血。
2、 血小板的特點:主要功能是參與(yu) 正常的止血功能,防止外傷(shang) 後的血液丟(diu) 失。血小板的黏附、聚集、釋放反應以及凝血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。
3、 血小板還參與(yu) 免疫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。
4、 血漿的特點:血液中非細胞成分即血漿。新鮮血漿含有全部凝血因子,並含有抗凝血成分.血漿不僅(jin) 能保證血流的暢通,還能防止血液流失。由於(yu) 血漿中有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質,因此參與(yu) 機體(ti) 抗凝血.
三、輸血前健康教育:
1、 簽訂協議書(shu) 指導告知輸用同種異體(ti) 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(chuan) 播疾病的可能,告知輸血前需要簽訂協議書(shu) ,征得病人本人或具有法力效應直係家屬的同意,並在《輸血治療同意書(shu) 》上簽字,沒有本人及直係家屬簽字不能輸血。
2、 告知輸血要遵循先慢後快原則,輸血前15min要慢,嚴(yan) 密觀察並確認無不良反應後,再調快滴數,並要在3~4h內(nei) 輸完200~300ml。強調在輸血過程中嚴(yan) 格遵守治療原則,病人及其家屬不得隨意調節輸血速度和滴數。
3、 為(wei) 預防輸血反應,輸血前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,告知在輸血過程中發生任何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和護士。
四、輸血後健康教育:
1、 治療常識指導輸冷藏血液時,不必加溫,僅(jin) 需於(yu) 輸入前輕搖血袋4~5次,便於(yu) 血漿與(yu) 血細胞混勻即可。病人及家屬不能自行加溫.輸血過程中囑咐病人減少活動,並注意觀察有無血液滲漏,針栓與(yu) 導管的接頭鬆動等情況,發現異常立即通知護士。
2、 輸血反應指導 常見的輸血反應有發熱反應、溶血反應、過敏反應、細菌感染等,教會(hui) 病人進行自我觀察。告知輸血開始l5min至2h,如突然出現畏寒、發熱、出汗、皮膚潮紅、心悸、頭痛、腰部疼痛等可能是溶血反應,會(hui) 危急生命,應及時報告醫生和護士。輸血後如出現全身蕁麻疹等可能是過敏反應,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治療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