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(guan) 基因
研究報告12日由英國《自然遺傳(chuan) 學》雜誌發表。
英國倫(lun) 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皮羅·希西說,人們(men) 早已認識到導致近視的大風險因素是遺傳(chuan) ,“而我們(men) 找到可能在遺傳(chuan) 近視中起作用的基因”。
希西和美國杜克大學醫學教授特裏·揚領導的研究小組在RASGRF1基因附近發現幾種與(yu) 眾(zhong) 不同的脫氧核糖核酸(DNA)代碼拚寫(xie) ,這些拚寫(xie) 與(yu) 眼睛錯誤對焦密切相關(guan) 。
他們(men) 先從(cong) 4270名英國孿生者的DNA比對中發現上述現象。這類研究往往以孿生者為(wei) 研究對象,因為(wei) 這樣更容易比較出先天與(yu) 後天影響的不同效果。
從(cong) 孿生人群得出的研究結論在另外13414名來自荷蘭(lan) 、英國和澳大利亞(ya) 等國的白種人身上得到驗證。
特裏·揚說:“RASGRF1基因在神經元和視網膜得到高度表達,所以它對視網膜功能和強化視覺記憶有重要作用。”
研究人員還發現,亞(ya) 洲人近視與(yu) CTNDD2基因相關(guan) 。
10年以後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13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克裏斯托弗·哈蒙德的話報道,能抵消近視基因作用,阻止眼球發育過度的藥物或許10年後可問世。
“我們(men) 會(hui) 著眼於(yu) 開發一種眼藥水或藥片,介入導致近視發生的生物進程,”哈蒙德說。
特裏·揚看好基因療法。他說,基因療法已經在治療一些眼疾中取得良好效果,這一療法或許可用來對付近視。
按他的說法,眼睛區域小而封閉,便於(yu) 實施基因療法。另外,醫生容易觀察到眼睛接受基因療法的效果。
研究人員說,新發現對治療成年人近視恐怕意義(yi) 不大,因為(wei) 成年人眼球已經長成。
健康用眼
特裏·揚說:“如今的工作往往迫使人們(men) 經常看近處物體(ti) ,如看文件,看顯示器,導致眼球處於(yu) 緊張狀態。人們(men) 看電視,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工作,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方開車,鮮會(hui) 眺望遠處。”
澳大利亞(ya) 悉尼大學研究人員2008年發現,新加坡華人後裔學童近視率為(wei) 29%,這一比例在悉尼是3%。研究人員認為(wei) ,差別在於(yu) 在悉尼生活的孩子戶外活動時間更多,更多使用自然光線和更經常看遠處。
特裏·揚呼籲人們(men) 走出家門,極目遠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