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香港學者經過八年的跨學科研究破解傳(chuan) 統中醫針灸的止痛原理,研究發現針灸是借針刺產(chan) 生聲波訊號,啟動細胞的鈣離子流動,產(chan) 生胺多酚物質達到止痛效果。
古方中醫疑難病研究所中醫專(zhuan) 家表示:據香港媒體(ti) 報道,有關(guan) 研究是由香港大學醫學院前院長林兆鑫、香港應科院前行政總裁楊雄哲,以及港大醫學院助理教授李耕共同進行,過去八年他們(men) 先利用豬、牛肉做測試,其後在老鼠、兔子身上做針灸,後進行人體(ti) 測試。
楊雄哲表示,他們(men) 利用了磁共振攝影技術,成功發現針灸時因震動會(hui) 產(chan) 生橫切聲波,並由肌肉充當傳(chuan) 導體(ti) 把聲波在體(ti) 內(nei) 傳(chuan) 導。當聲波到達細胞後,會(hui) 打開細胞壁的鈣離子通道,令鈣離子能與(yu) 白血球互相作用,產(chan) 生胺多酚,發揮止痛的效用,而這副“止痛藥”不會(hui) 上癮也沒有副作用。
楊雄哲指出,進行臨(lin) 床研究時,分別於(yu) 誌願者小腿的外丘穴及非穴道的肌肉施針。結果發現,當針刺在穴位時,其形成的橫切聲波能傳(chuan) 遞到6至8厘米深;但當針刺在非穴位時,其傳(chuan) 遞距離隻有不足一半。以往外界一向認為(wei) 針灸是通過刺激人體(ti) 神經產(chan) 生療效,但未能解釋為(wei) 何能有持久效果,這次研究則證實橫切聲波同時會(hui) 啟動細胞內(nei) 鈣離子流及鈣震蕩,達到頻率放大效應及記憶能力,令針灸後效果可維持1.5小時。
李耕指出,可以利用針灸達到調理人體(ti) 內(nei) 的平衡,對防止衰老有作用。在美國一些大城市,近年興(xing) 起用針灸方法影響人體(ti) 荷爾蒙分泌,成功將女性更年期延後,達到保持青春之效,不少踏入中年女性對此趨之若鶩。
林兆鑫則表示,以往針灸因為(wei) 沒有科學理據支持,西醫並不相信其療效,但這次證實針灸絕非另類療法。日後可繼續循橫切聲波及鈣離子通道等方向,就特定疾病、療效或穴位作針對性研究。
針灸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科學,在中國已有逾3000年曆史,因缺乏科學理論的支持,雖然現在已被廣泛應用,卻仍被西方醫學界視作另類療法。